五代 黄筌 写生珍禽图
历五代而得黄筌,资集诸家之善。山水师李升,鹤师薛稷,龙水师孙位,至于花竹翎毛,超出众史。筌之可齐名者,惟江南徐熙。熙志趣高尚,画草木虫鱼,妙夺造化,非世之画工所可及也。熙画花,落笔颇重,中略施丹粉,生意勃然。黄之子居宝、居寀,熙之孙崇嗣、崇矩,各得一家学。熙之下有唐希雅亦佳,多作颤笔棘针,是效其主李重光画法。后有长沙易元吉作花果禽畜,尤长獐猿,多游山林,窥猿狖禽鸟之乐,图其天趣。若赵昌惟以傅染为工,求其骨法气韵稍劣也。又如滕昌祐、邱庆余、葛守昌、崔白、艾宣、丁贶之徒,皆得其绪以成一家。要知花鸟一科,唐之边鸾,宋之徐、黄,为古今规式,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也。
五代 黄筌 芳溆春禽册页
徐熙画花果,多在澄心纸上。至于画绢,绢文稍粗,元章谓徐熙绢如布是也。
唐希雅弟忠祚,花鸟亦入妙品,在易元吉之下。若用墨作棘针,易不能反之也。
黄筌枯木,信笔涂抹,画竹如斩丁截铁,至京见二幅,信天下奇笔也。
郭乾晖画鹰鸟得名于时。钟隐亦负重名,自谓不及,及变姓名,受佣于郭。经年得其笔意求去,再拜陈所以。郭怜之,以画传授,故与齐名。古人用心独苦如此。
五代 徐熙《豆荚蜻蜓图》
崔白芦雁之类虽清致,余平生不喜见之。独有一大轴,绢阔一丈许,长二丈许,中浓墨涂作八大雁,尽飞鸣宿食之态。东坡先生大字题诗曰:“扶桑之前如瓮盎,天女织绢云汉上;往来不遣凤啣梭?谁能鼓臂投三丈。”云云,真白之得意笔也。
徽宗性嗜画,作花鸟山石人物入妙品,作墨花墨石问有入神品者。历代帝王能画至徽宗,可谓尽意。当时设建画学,诸生试艺,如取程文等高下为进身之阶,故一时技艺皆臻其妙。尝命学人画孔雀升墩障屏,大不称旨。复命余子次第呈进,有极尽工力,亦不得用者。乃相与谐阙,请所谓。旨曰:“凡孔雀升墩,必先左脚。卿等所图,俱先右脚。”验之信然,群工遂服。其格物之精,类此。
宋徽宗 芙蓉锦鸡图
当时承平之盛,四方贡献珍木异石,奇花佳果,无虚日。徽宗乃作册图写,每一枝二叶十五版作一册,名曰《宣和睿览集》,累至数百及千余册。余度其万几之余,安得工暇至于此?要是当时画院诸人仿效其作,特题印之耳。然徽宗亲作者,余自可望而识之。郓王,徽宗第二子也,能画花鸟,克肖圣艺。墨花妙入能品。尝见一卷后题年月日臣某画进呈。徽宗御批其后曰:“览卿近画,似觉稍进,但用墨粗,稍欠生动耳。后作当谨之。”以此知一时诸王留心于画者,皆如此也。